信息来源:健康教育科 作者: 浏览:843次 发布日期:2024-07-24
最近,各种中药代茶饮掀起一股热潮。什么是中药代茶饮?如何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代茶饮?来听听中医药专家的科学建议吧!
什么是中药代茶饮
中药代茶饮,即为选择合适的中草药组成方剂,再将药方中药物用开水冲泡或煎汁代茶饮用,以达到治疗、病后调理和养生保健的作用。例如我们常常喝的枸杞泡水,也是一种代茶饮。中药代茶饮的历史源远流长,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《茶谱》。唐时就有“药疗百疾,茶治百病”的说法。
中药代茶饮四大优点
一、药食同源
选择的药材以“药食两用”为主,本质上为可食用中药材,且用量轻,药性平和。
二、取材方便 制作简单
如风寒感冒,只需将生姜、苏叶、红糖配成茶方,煮水代茶即可服用,有驱寒发汗之效。
三、服用方式灵活
对症选方后,无需固定的服用时间和服用量频频饮之或长期服用都可。
四、组方灵活 针对性强
可根据患者症状和病情,以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为指导,辨证组方,灵活随症加减,针对性强。
中药代茶饮与中医经方
中医经方即中医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,疗效确切。中药代茶饮和中医经方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。一方面,经方为代茶饮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药材配伍和药效验证,使得代茶饮的功效更加可靠;另一方面,代茶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也为经方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。通过两者的结合,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和养生的需求。
如何辨识变量选择代茶饮
因人而异 要根据体质选取合适的代茶饮。气虚质可选择健脾益气类代茶饮,阴虚质宜选滋阴类,阳虚质选助阳的。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含糖量很高的代茶饮,饮用后很可能导致体内血糖升高,加重病情。孕妇更需要谨慎服用理气活血化瘀类代茶饮。
因时制宜 根据季节选取合适的代茶饮。春天宜饮花茶,可以帮助散发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,生发人体阳气。夏天宜饮花草茶以除烦解渴、补益肠胃等。秋天饮茶宜选果类,以清除体内余热、止咳化痰、养肺滋阴等。冬天饮茶宜选性质偏温性的茶以暖胃驱寒等。
因量而定 中医讲求“中病即止”,达到了治疗效果就停用,中药代茶饮也一样。要注意饮用的剂量和时间,过量则适得其反。像肥胖、便秘的人常会选择含有荷叶成分的代茶饮,长期服用会影响到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,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。而且荷叶药性味偏于寒凉,长期服用会损伤人体阳气,出现腹痛、腹泻的症状。有些老年人常常选择人参茶、灵芝茶,气虚者食用可以补益元气,调理身体机能,一旦气虚症状得到改善即可停止饮用,若再继续饮用,则易出现口干舌燥、牙龈肿痛、鼻子流血等一些“上火”症状。
专家推荐的中药代茶饮
中医药专家在辨证辨时辨量的基础上选择优质中药,推出九大中药代茶饮。
(1)乌梅养颜饮:荷叶 乌梅 生山楂 陈皮 枸杞等
功效:生津止渴,养颜美容
(2)养发饮:熟地黄 黄精 桑椹 侧柏叶等
功效:滋阴乌发,益肾健脾
(3)安眠饮:合欢皮 酸枣仁 首乌藤 茯神等
功效:宁心安神,补气敛神
(4)疰夏饮:太子参 石斛 荷叶 炒谷芽 炒麦芽 生山楂等
功效:益气生津,健胃消暑
(5)祛湿降脂饮:荷叶 炒薏苡仁 茯苓 苍术 绞股蓝等
功效:健脾祛湿,降脂化瘀
(6)养血温经饮:熟地黄 桑椹 玫瑰花 枸杞等
功效:温经养血,滋阴解郁
(7)解酒汤:葛根 枳椇子 茯苓 薏苡仁 陈皮等
功效:解酒健脾、止渴生津
(8)降酸饮:黄芪 白术 薏苡仁 茯苓 玉米须 山楂等
功效:益气祛湿,降尿酸
(9)牛蒡萝卜茶:牛蒡子 白萝卜 胡萝卜 香菇
功效:疏散风热,宣肺透疹,解毒利咽,润肠通便
中药代茶饮制作及服用方法
(1)选择合适材质的泡茶或煮茶器具:以陶瓷、玻璃、紫砂最佳,食品级不锈钢也行,但不锈钢器具不适合泡煮酸碱性较强的中药,忌用铜、铁、铝质器具。
(2)将药材用沸水浸泡或用养生壶煎煮,滤出药汁,以茶代饮。当天可反复多次浸泡或煎煮,直至无味。
中药代茶饮服用注意事项
(1)服用中药代茶饮不可万人一方,盲目跟风。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,经过辨证论治,制订适合自己的茶饮配方。感冒发烧、身体有感染性疾病时不宜服用。
(2)浸泡或煎煮的时间应根据药物的材质而定。质地坚硬的根茎、果实、种子类药材泡煮时间宜长,质地轻松的花叶类药材泡煮时间宜短。
(3)茶饮当日饮完,不宜隔夜。
(4)服用中药代茶饮期间饮食宜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、过于油腻的食物,并根据茶方组成避免相关饮食禁忌。
(5)老人、儿童、孕产妇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。
(6)慢病患者在服用西药或中成药的同时,服用中药代茶饮,需特别注意中西药联用禁忌,预防药物过量与不良反应。